佛山在线

三九天灸可“冬病冬治”

俗语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意思是说每年的三伏天和三九天,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重要时刻。

不少市民都知道,三伏天天灸可以“冬病夏治”,但三九天灸则相对比较少市民了解。其实,以冬至为起点的“三九天”也可以天灸,加强伏从12月12日就可以开贴。

禅城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崔嵩生表示,接受了三伏天灸的市民,也可以于三九天再接受天灸治疗,加强疗效,从而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效果。

在全年最冷时进行天灸治疗

崔嵩生介绍,所谓“三九天”天灸,是将药物敷于体表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是外治疗法中药物治疗和穴位治疗结合得最好的疗法,通俗讲就是冷灸或发泡灸。

三九天是指“一九”“二九”“三九”三个特别的日子,具体日期阴历冬至为“一九”,冬至后第九日为“二九”,冬至后第十八日为“三九”。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那为什么要在三九天进行天灸?崔嵩生表示,中医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阳气升发之时”,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寒气易侵袭人体,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等慢性疾病。而三九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能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达到提升阳气、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因此,在三九天进行天灸,可以起到扶阳祛寒、扶正祛邪的效果,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

比起更广为人知的三伏天灸,三九天灸的原理是什么?崔嵩生解释,三伏天灸是根据“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理论进行治疗的。根据中医理论,三伏之日,肺脏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好时机。另外,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内经》的理论讲究“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界的阳气均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夏天阳气最旺,而三伏天属阳中之阳,此时用辛温走窜的药物增强阳气,对秋冬易发的“寒质”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谓之“冬病夏治”。并且三伏天时,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张,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而三九天灸则是在全年最冷的日子,借药物温热之性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减轻疾病的症状,减少发作。因此“三九天灸”可作为“三伏天灸”的延续与补充,两者配合,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使身体全年均可得到调理,疗效相得益彰。

市民天灸前要咨询医生

在崔嵩生看来,天灸之所以广受欢迎离不开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她表示,天灸对于一般慢性疾病,坚持三年以上的治疗效果最好,能有效缓解某些疾病的症状,或者减少其发作,特别对体质弱、亚健康人群而言效果特别好。另外天灸价格便宜,而且贴药膏不会引起疼痛和恐惧,不舒服就可以立即揭掉,所以比较容易被接受。

虽然三九天灸对某些疾病有预防或治疗作用,但也并非人人适合。在热衷于天灸的人群中,不少人抱着“有病治病,没病养生”的态度,但也有人会将根治疾病的希望寄托于三九天灸上。对此崔嵩生表示:“三九天灸热反映了大众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中医的信任。但是需要认清的一点是,天灸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的保健方法,它主要是利用节气转换的关键点来激发阳气辅助治疗,并不能代替正规的治疗,认为天灸能根治一些慢性病有点期望过高。而且它也不能包治百病,主要适用于偏虚寒的疾病,并非人人适用,市民天灸前要咨询医生。”

据介绍,三九天灸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类:一、哮喘、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和体虚感冒等呼吸系统症状;二、慢性胃病、慢性肠炎、上消化道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三、颈椎痛、腰椎痛、关节痛、肌肉疼痛等慢性痛症;四、慢性盆腔炎、痛经等妇科疾患。对体质偏寒以及风寒湿型痹证(疼痛)患者,疗效更佳。

崔嵩生还提醒,如果是在发烧、化脓性扁桃腺炎等急性病的发作期,或患有心肺功能不足、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及瘢痕体质者,孕妇和2岁以内儿童都不宜贴药。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慎用。

◎相关链接

三九天天灸疗法注意事项

1.治疗后皮肤会有一定的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儿童则应酌减,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果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该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应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的食物,如芋头、牛肉、花生等。

3. 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并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

4. 贴药时要注意少吃花椒、狗肉、羊肉等辛燥之品;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忌辛辣食物;忌烟酒。

原标题:三九天灸可“冬病冬治”

专家表示,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延续和补充,可为来年身体健康打基础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曾雪莹 通讯员张秋桥

制图|杨晓旋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