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流行病学调查护航疫情防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疾控中心通报了多起病例的详细情况。患者从哪来?接触了哪些人?活动轨迹是怎样的?答案一一为公众揭晓。而要搞清楚这些问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环节——流行病学调查。

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可还原整个病毒传播链

流行病学调查做什么?如果报告一个传染病,疾病控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第一要明确病人是怎么感染的,谁传染的,这是第一个要弄清楚的。第二,现在病人发病了,发病前接触了哪些人?会不会把这个传染病传给其他人?

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控制疫情至关重要。它取决于调查的仔细不仔细、认真不认真,这里取决于工作人员和病人之间的信任、沟通和交流。工作人员问的仔细,就能够帮病人回忆他发病前一段时间接触了多少人、在哪里接触的,什么方式接触的,有没有可能造成传播,这个就叫密切接触者。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工作人员核实入境人员信息。

 发现了密切接触者以后,对于新冠肺炎的情况来说,所有的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14天,这14天是根据新冠肺炎的最长潜伏期而来的。如果这个病人接触的人可能被感染了,在观察14天的时候应该要发病了,如果不发病就说明很大可能没有被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把整个传播链以及传播的网络给它描绘清楚,使得控制更加有效。

对于现在流行病学调查的重点,一方面在湖北武汉要继续做好出院病人和康复期病人的继续观察,因为对这个病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另一方面重点是如何防输入,防输入的调查中,包括发现病人的,在机场、在海关发现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在观察期间,就是入机场以后的14天观察期,留观的人发病了,对这些人还要再做流行病学调查,这些工作都是非常艰巨的。

 3月20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工作人员核实入境人员信息。

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 可全面发现密切接触者

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发现密切接触者,特别是密切接触者当中的可能感染者非常重要。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要早、要快、要全面,如果慢了、漏了,就可能导致一些感染的人在社会层面没有被及时发现,造成传播。

要做到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人员有要求。需要有扎实的流行病学基本功。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需要有调查技巧,特别是有沟通交流的技巧。他和病人或者回国人员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帮他回忆过去一周每天的轨迹,以及每个时间节点当中可能接触的人,以及这些人是什么样的情况,避免遗漏接触的人。

海关工作人员对境外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只有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够全面地把密切接触者发现出来,能够及时隔离,这样才可以防止由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不及时造成的漏洞。

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过国家卫健委的部署,全国整个监测网络、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都得到了全面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于保证及时全面地发现密切接触者、控制疫情的扩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企业养老机构等场所 被纳入流行病学调查重点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也成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环节。对此,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涵盖四方面重点内容,除确诊、疑似病例外,还包括学校、企业和养老机构等场所排查。

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在录入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例如,要做好入境人员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发热症状的人群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家庭发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学校、托幼机构在复学、复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异常情况的摸排;养老机构、残障人员福利机构、监管场所等发生的异常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病例早发现的核心,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它是疾控人员针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开展的一种现场调查。这个过程主要是和患者面对面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发病前后的一些暴露情况和接触其他人员的情况,以及了解他们的活动轨迹、就医情况等,通过一系列询问,科学判定患者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尽快对判断出来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并尽早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否涉及侵犯居民隐私?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会保护大家的个人隐私,所以大家可以安心予以配合。“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向疾控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提供真实、可靠、详细的信息,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健康负责,可以尽快收治患者,隔离无症状感染者,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是防止更多的人感染和疫情扩散的一个关键措施。”

疾控流行病学调查员:

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负责这项任务的新冠病毒“追踪者”——疾控流行病学调查员,要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摸清楚每个上报病例的活动轨迹,分析出感染途径和传播链,并及时采取措施阻断病毒传播,从而将病毒的感染人群控制在最小范围。他们争分夺秒,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犹如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3月27日,福州海关工作人员对入境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传播途径和传播链的追溯就像是破案。近期,有一家三口,岳母先发病,女儿和女婿在岳母发病后6至8天先后发病,3名患者的传染来源始终没有查清楚。而在另外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中,父亲和女儿先后发病,传染源也不明确,怀疑其母亲是传染源,但这位母亲因其他疾病不久前已经去世,排查陷入僵局。

后经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细心核查,发现这名去世人员生前曾接触过一例确诊患者,而后与第一起病例中的岳母有过交集,最终两件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传染源之谜成功“告破”。

“准确找出确诊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至关重要,如果在密接人员发病前就采取隔离措施,可以降低更多人被传染的风险。”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刘白薇说。就在与记者对话时,刘白薇又接到疫情通知,要马上赶往北京地坛医院对一名确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刘白薇的同事李爽和窦相峰同样是北京市疾控中心负责此次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人员。李爽告诉记者,接到疫情电话之后,首先进行核实,了解疫情发生地点、患者症状、发病人数等信息,随后工作人员会带上个人防护用品、调查及采样送检装备前往疫情现场,对患者进行调查和采样。

窦相峰介绍,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调查分为发病前14天的活动史和出现症状前4天至隔离前的活动史两部分。发病前14天的活动史主要用于进行感染来源分析; 发病前4天至隔离前的活动史则主要是为了进行密切接触者判定。

搞清楚每个患者的活动轨迹需要“顺藤摸瓜”。“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每天几点在哪里干了什么,如果曾经出门就要详细询问去了哪里、跟谁去的、怎么去的,如果打车还要询问车牌号及司机的情况。”窦相峰说,“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会对很多细节问题进行询问,比如有没有戴口罩,戴的是什么型号的口罩等,以便更清楚地判定感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

尽管“破案”过程中时有不顺,但为了更加准确排查出密接人员,疾控中心的每一位“侦探”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现如今大部分人都使用聊天软件和移动支付软件,可通过这些历史记录帮助患者回忆起每天的活动轨迹,进而发现密接人员。不仅如此,还可以借助监控设备更精准地排查。”李爽说,把病例的行动轨迹、传染过程画成关系图,直观呈现出来,可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延伸阅读

何为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将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调查能克服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在有些疾病还未能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就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其发生和蔓延。比如1854年伦敦暴发霍乱疫情,在当时的科学技术下,人们无法查明到底是什么致病物引起的疫情,是当时的流行病学专家通过流调分析,查明霍乱是通过被污染的居民供水点传播的。政府部门根据此意见立即对该传染源采取有效控制,随后人群发病得到控制,疫情平息。直到1883年,后世的科学家才发现当时引起霍乱流行的罪魁祸首是霍乱弧菌。

流行病学调查按照调查的内容分为很多种,有针对传染病暴发的、健康状况的、慢性病流行情况的、食物中毒的等。本次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是指发生传染病流行时,疾控部门通过调查病例出现症状前后活动轨迹,分析研判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病例们共同吃某种食物,都到过哪些场所,都接触过哪些人)、保护因素(是否有有效个人防护,是否接种针对性的疫苗)和可能被感染尚在潜伏期未发病的人群(密切接触者)等,从而查明引起大规模传播的传染源,导致易感人群发病的可能传播途径,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一般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对被调查对象(一般为患者、其家属或朋友、接诊的医生等)的基本信息(以便识别身份)、流行病学史(是否有与该传染病相关的风险,如是否接触过病人,是否到过疫区)、临床资料(如是否发热、咳嗽、腹泻,在医疗机构血液、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何)、接触史(出现症状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接触过哪些人)等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为下阶段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医学隔离、疫点疫区的划分、停工停课的实施、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提供依据,为疫情控制“精准打击“提供“准确参数”。

原标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环节 流行病学调查护航疫情防控

文图 |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国家卫健委官网

编辑 | 夏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