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对川:摘取明前茶 芳华有余馨

惊蛰之后,清明之前,休眠了一个冬天的茶树渐次苏醒。放眼望去,对川茶场山坡上满是青翠欲滴的新芽。

挎上小竹篓,戴上圆竹帽,采茶人在茶田间穿梭。茶树上积蓄了整个休眠期的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正等着茶农的摘取与储藏。

现年57岁的采茶工人梁秀珍是这个小竹篓的主人。她腰前的小竹篓,早已层层叠叠地码起一把把新采的春茶。

“这竹篓用了十几年喽。”梁秀珍将竹篓提了提。四十年前,刚走出校门的梁秀珍成了高明对川茶场的一名职工。眼底这些茶树,正是那时候她与工友们一起栽下的。

茶的风味与芬芳,随年月增长而愈加醇厚。茶农对茶场的记忆与感情,随年月消逝亦弥久益醇。每年此时,摘取一捧明前茶,那分外清新的茶香,也似一代人白驹过隙的芳华。

细雨润泽茶中佳品

清明临近,天不时飘起细雨,微寒的晨风拂动着这个长满茶树的山岗。

这个小山岗是佛山境内唯一一个大型茶场。数百亩有着超过五十年树龄的茶树正在恣意抽芽。

山岗的这边,七八位采茶工人头戴竹帽、身披雨衣、腰挎竹篓,正在齐腰高的茶田里缓慢前行。

“现在采的正是明前茶。”梁秀珍轻轻捏起她手中的一片芽叶,一边细说:采茶有“一芽两叶”“一芽一叶”的严格标准,这对于明前茶来说更是保证品质的质量红线。

4月1日,航拍对川茶场的茶田。

所谓明前茶,就是特指在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此时万物刚刚复苏,茶叶受虫害侵扰较少,加上气温尚未回暖,茶树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故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历来被视为茶中佳品,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去年连续多月的干旱天气,与今年以来相对充沛的降水,共同促进了今年茶叶品质的提升。去年干旱时期茶树生长缓慢,特别是经过冬季漫长的休眠期,茶多酚、氨基酸等“茶味”物质得到更好地收储。而今年清明以前,惊蛰以来,阳光相对和煦,气温不高不低,以及恰到好处的降水——激发了茶树积蓄已久的蓬勃生机,“茶味”随着叶芽的伸舒而恣意释放。

4月1日,对川茶场内,采茶工人在一片翠绿的茶田中采摘春茶。

惊蛰以来,茶场的工人已经陆续开始采摘茶叶。随着气温日渐回暖,此时,茶田最上层仍是“一叶秀长,一芽微展”的蓬勃生机。

芳华已逝茶香依旧

十七岁那年,刚走出校门的梁秀珍成了茶场的一名采摘工人。四十年的朝夕劳忙,她的采茶手艺炉火纯青。

秘诀就是眼到手到。只见梁秀珍挎上竹篓,走进茶田,她轻轻俯身,双手按在齐腰高的茶树顶层,侧耳细听,细小而密集的“噗——”声此起彼伏,很快她就攥着一把厚厚的茶叶。像眼前这一畦茶树,她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可以采摘完毕。

4月1日,老茶场人正在冲泡“老树英九”红茶,阵阵茶香扑鼻而来。

茶园的采摘期全年共有7~8次,茶好的时候多摘一些,茶不好的时候少摘一些,这是梁秀珍他们朴素的信条。

事实上,采摘标准有“单芽”“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之分,三者分别对应芽叶采摘的嫩度,也可以说是茶叶的成熟程度。这是因为,鲜叶中水溶性部分含量最多的是茶多酚,茶多酚对茶叶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响。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是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以此为标准,单芽是最嫩的,一芽一叶为其次,一芽两叶或三叶相对就要老一些。

此外,一旦茶叶呈现对夹之势,就说明茶叶老了,采茶人就让它继续生长,为下一轮勃发的芽叶积蓄养分。昔日那个正值芳华的少女,早成了一个年近耳顺之年的老人。她在这里辛勤劳作,见证过这个茶场的辉煌与失落;最多曾有200多名工人的茶场,如今只剩下这些跟她年纪相当的采茶老人;她在四十年前栽种的茶苗,成了她芳华岁月的凭证:当时茶场还是国营性质,最多曾有近两千亩茶田;当时工人工资有一百来块钱左右,那时候每天早上7时,大家就到茶场上做事——采茶,也要护茶;那时候用的是采茶工具竹篓,现在用的还是竹篓,连款式都一模一样,只是会编这种竹篓的人已经找不到了……

4月1日,对川茶场内,茶树都长出了翠绿的新叶。

清明将至,春天的甘霖,全在这一小撮一小撮鲜嫩芬芳的茶叶里。而距离这片茶园不足数百米的地方,昔日加工茶叶的厂房正热火朝天地施工。也许再过不久,茶场就要迎来重生,赓续昔日的辉煌。到那时候,茶汤的芬芳依旧,就如同梁秀珍等老茶人的守望依旧。

对川茶场

对川茶场位于佛山市高明区东部。1951年,高明在对川村附近建立了“县农业示范场”,1956年改称“国营高明县机械茶叶示范场”,1962年改称“对川茶场”。拥有着50多年制茶历史的对川茶场,所产的对川红茶、绿茶,以馥郁香醇、爽滑色浓著称,在珠三角乃至广东省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在计划经济年代,“对川茶”盛极一时,远销港澳和南洋等地,是高明名优代表产品。

2017年,高明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去推动。借此东风,对川茶场依托山水林湖的生态资源,融合茶场的历史文化元素,发展成为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的文旅品牌项目。

 扫码观看采茶视频

原标题:对川:摘取明前茶 芳华有余馨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杨立韵

图|记者吕润致

编辑|何欣鸿